腹有诗书气自华,四季书香润心涯。自今年4月“城南四季YUE·WU爱书式圈”主题阅读活动启动以来,吴中区城南街道持续深化“书式圈计划”阅读文化品牌,以资源联通、阵地联动、活动联办为突破口,先后举办145场阅读活动,惠及居民近3000人次。
从挑战“阅读马拉松”到体验阅读研学路线,从毗邻社区共建“湖畔学堂”到组织公益阅读活动,城南街道不断织密阅读空间网络,持续优化公共阅读服务,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阅读盛宴,让书香城南行稳致远。
统筹资源联通,构建“15分钟阅读圈”
盛夏的阳光透过玻璃外墙,在翻动的书页上跳跃。不久前,在吴文化博物馆,随着最后一场“迷你马拉松”的读者们轻轻合上自备的书籍,城南街道“书式圈”计划首季“阅读马拉松”活动画下句点。这场跨越月余的文化之旅,以“文物+书籍”的沉浸式体验为纽带,让读者在千年吴文化的脉络中,完成了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读者们或从背包中取出《文学回忆录》,或点开电子书中的《湘行散记》,开启专属的阅读时光。两个小时的沉浸式阅读之后,读者们还在博物馆内参观上新不久的“凉州——文化想象与历史真实”特展,感受文物带来的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与更深邃的文化思考。
作为城南街道“四季阅读”主题活动的创新实践,本次“阅读马拉松”推出“集章打卡”机制,集齐相应印章可兑换联名文创产品。“我们集齐了四场活动的印章,每个印章都是一段文化记忆,带孩子逛博物馆的时候还会去找寻印章上对应的文物?!辈斡牖疃某屡克?,这种“阅读+行走”的模式,让碎片化的阅读时间转化为深度学习场景。
此次与吴文化博物馆的联动,将阅读场景从传统空间延伸至文化殿堂,成为城南街道推进“书式圈”计划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街道通过联动吴文化博物馆、长川美术馆等文化地标,构建“15分钟阅读圈”,并借助“四季阅读”“悦读沙龙”“亲子共读”等多样活动,让书香渗透至社区、校园。
强化阵地联动,让阅读融入城市肌理
于春天播下爱阅的种子,在夏天听书中拔节的声音,到秋天收获书香满城的硕果,在冬天再谱动听的阅曲……今年,城南街道巧妙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季节元素与多元阅读形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春风图书馆等阵地,制定了四季26场主题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走向纵深。
桂苑社区依托“春风图书馆”文化阵地,举办“春风伴读·书香满苑”新业态群体春日阅读沙龙活动?;疃劢剐戮鸵等禾宓木裎幕枨?,设计了共话心声、心愿书单、静读时光等特色环节,通过多元化阅读服务传递社区关怀,让图书馆真正成为新就业群体的“精神充电站”。
家天下社区将四季时序与苏式文化融合,开展“四季阅读 苏式成长”之“春生:播种希望 书香润心”主题活动。辖区青少年在诗词朗诵、绘本共读和创意彩绘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这个暑期,结合苏州市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点,红庄社区开展“书香伴夏”暑托班阅读活动,通过思想教育、阅读分享、抗战老兵故事分享等红色教育及社会实践,提升未成年人文化素养与思想品德。
为让阅读突破时空限制,城南街道积极开拓各类共享阅读空间,创新发布“吴地文化与苏作天工”“科技科普与艺术之旅”两条阅读研学路线。两条研学路线串联起吴文化博物馆、盛风苏扇、蔡霞明缂丝艺术馆、光大水务、金记食品、长川美术馆等多个点位,带领青少年体验苏扇、缂丝等非遗技艺,了解科技与工艺的实际应用,以研学推进阅读,让阅读助力成长。
深化活动联办,共建共享文明家园
吴中城南街道东湖社区与吴江江陵街道湖东社区仅一水之隔,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毗邻区域内常住居民3.9万人,其中老年人口占比高、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存在养老、就业、托育等共性需求。
为满足毗邻区域居民多元诉求,前不久,两地社区开展“湖畔毗邻·幸福市集”毗邻社区联学共建,联合推出“湖畔田园”“湖苗成长”“湖畔学堂”“湖畔文化”四大惠民项目。
其中,“湖畔学堂”课程主要服务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等群体,通过组织社区与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老年大学及社区能人紧密合作,组建专业共享师资库,设置“银龄课堂”“青年夜?!钡忍厣纬?;“湖苗成长”则面向青少年群体,举办暑托班、文化研学等多元活动,解决双职工家庭以及新就业群体“看护难”问题,让“小湖苗”们在文化滋养下茁壮成长。
如今,以共建共享为笔,毗邻社区之间绘出阅读新景,文明家园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全民阅读体系建设,开展主题更鲜明、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阅读活动,让书香浸润城市肌理,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背悄辖值老喙馗涸鹑吮硎尽#ㄋ毡ㄗの庵星钦?朱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