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大人尊鉴:久未禀函,定劳廑念。只因整天奔波,未及照顾大人。清夜自思,实觉罪歉,谅大人亦能恕儿也……”在苏州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件从常熟征集来的珍贵革命文物——中共东路特委委员、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共产党员李建模烈士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给母亲的家书。而家人不知道的是,李建模是我党在苏南地区的“理财能手”。
“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东南局与新四军军部以苏(州)常(熟)为基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东路抗日游击根据地建设工作,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受到人民的大力拥护,李建模的家书正是东路抗日根据地发展的特别见证?!彼罩菔形呈饭ぐ煨ΥΤな毕⒔樯?,此信曾于2020年6月赴京,参加《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专题展览,2011年12月经江苏省文物局评审,确定为馆藏三级文物。
千方百计筹措革命经费
“这封亲笔信共2页,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从信封文字和邮戳看,此信为1943年10月由宜兴张渚镇寄往常熟梅李?!笔毕⒔樯?,在这封家书中,李建模以流畅的行书,表达了对母亲的牵挂和嘱托;对于物价飞涨、度日艰难却无法奉养母亲表示内疚。
李建模,1907年2月出生于常熟县梅李的一个普通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李建模14岁进布庄当学徒,23岁升任布庄驻沪负责人。在上海,他在立信会计学校学习了财经知识,并接受了进步思想,1934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在常熟梅李、浒浦等地发展进步团体,组织艺丝社,出版《艺丝》周刊,宣传革命思想。
常熟沦陷后,李建模受中共江苏省委派遣,回常熟领导抗日斗争,是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的创建人之一。在创建和巩固苏南东路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和物资保障,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征集物资,精打细算合理分配。为筹集经费和武器,李建模甚至把母亲纺织纱布而来的多年积蓄、妻子的金银首饰和变卖两间房子的钱款,全部捐出来作为革命经费。李建模为保障经费和物资供给作出了出色贡献,被誉为新四军在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理财能手、“红管家”。
廉洁奉公严守财经纪律
1942年,李建模从新四军六师调到茅山抗日根据地工作,先后担任江南财经处处长兼惠农银行行长、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供给部长、苏南行政公署行政委员兼财经处长等职。李建模给母亲的家书写于1943年,正值日伪集中大量兵力对茅山、丹北、太滆等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清乡”,革命形势极为严峻,财经工作困难重重。由于环境恶劣,不少财经干部因此牺牲。在李建模与战友的努力下,新四军财源问题得到了缓解。
作为财经干部,李建模经常携带布袋装金条、肩膀背现钞,经手的现钞时常有几斤乃至几十斤重,可谓“腰缠万贯”。游击区资金监管很大程度上靠干部个人觉悟。他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事事处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个人从不动用分毫,极其节俭:一张白纸两面写,一只信封用四次;晚上点灯记账用三根灯芯,开会点两根,不办公只点一根。他当年写给金坛县财政干部的一封亲笔信只有巴掌大,正反两面都写满字。李建模为抗日理财、用财,受到党政军领导高度赞扬。谭震林同志说:“做财经工作的干部,廉洁奉公,和战士们打仗、负伤一样光荣,和为革命坐牢一样光荣。他们对革命的贡献,不亚于当年红军。”
1945年10月,依据《双十协定》,新四军从长江以南北撤,李建模为了回收群众手中江南银行发行的货币,避免百姓损失,处理好军队财务,选择完成任务后最后北撤,因长江渡轮沉没,不幸遇难,年仅38岁。2009年,江苏省评出“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李建模名列其中。(记者 朱琦 通讯员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