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茫到坚定,从普通学徒到世界冠军,李骏飞用热爱和坚持成功铺就了一条“逆袭”的人生路,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面包展示给全世界。
人物名片
李骏飞,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学生。
2022年,还在烘焙店打工的李骏飞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艺,千里迢迢来到吴中技师学院学习烘焙,拜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蔡叶昭为师,开始了自己的烘焙之路。他对烘焙技术有着执着追求,左撇子的他凭着死磕的精神,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一路过关斩将。2024年9月,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李骏飞在“艺术面包”环节中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结构,制作出80厘米高的“埃菲尔铁塔”面包,细节精致细腻到让人惊叹,凭借精湛的烘焙技艺,赢得评委一致好评,一举夺冠,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他曾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坚定信念,传承工匠精神
2002年,李骏飞出生于河南信阳潢川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6岁时,他跟随父母一起到了外地生活,住所附近一家烘焙店散发出的面包香味让他突然有了新想法,“想要试一试烘焙?!本驼庋?,李骏飞在这家烘焙店做起了学徒,他一直坚信“一技傍身,行遍天下”的道理。从揉面团到独立做出一个面包,他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或许只有自己清楚。什么样的温度最合适,什么样的力度口感好,虽然没有人要求他的技术精益求精,他却默默坚持,执着地追求烘焙技术的提升。
一年后,为了追求更高的烘焙技艺,李骏飞决定辞职,独自一人前往上海闯荡。此后两年内,他先后任职于三家烘焙店,每一次跳槽都是为了学习更多更好的面包制作技艺。在面包店工作的经历让他接触到多种面包制作方法,也为后来的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骏飞在视频里看到了国家级烘焙甜点大师王森的学生蔡叶昭代表中国队取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激动人心的夺冠瞬间也让屏幕外的李骏飞热血沸腾:“我想成为那群人中的一员!”
勤学苦练,赢得行业认可
几经辗转,李骏飞联系上了王森。在王森的推荐下,2022年9月,李骏飞进入吴中技师学院学习,因为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李骏飞感到很幸福,每天“泡”学校的实训基地里训练10到12个小时,每天用掉50斤面粉。“在面包店做学徒的时候,我学的只是一小部分类型的面包烘焙,技术也不全面,但在这里,我学得更精细。”李骏飞说。2023年9月,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他获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冠军。2024年3月,在国内选拔赛上,他拿到了中国烘焙界唯一一张通往法国里昂的“参赛证”。
“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事物,烘焙需要不断探索不同的温度、水温和制作方法,这给了我巨大的创造空间,我享受这样的挑战。”李骏飞表示,在吴中技师学院备战世赛期间,他与烘焙结下不解之缘,现在烘焙已成为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凭着对烘焙的热爱和不懈的钻研精神,李骏飞在短短四年内从一个烘焙“小白”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创新融合,书写烘焙传奇
2024年9月,李骏飞去往法国里昂参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要想在世界级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必须有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面对考题“埃菲尔铁塔”,他将目光投向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榫卯结构。但在制作时,李骏飞和团队面临巨大挑战,面包不像木头那样坚固,烘焙过程中会有回缩和变形,100多个配件的拼接点必须精准无误。为确保作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他和团队反复试验和调整,从初版的82厘米缩小到最终的80厘米,历时10小时终于将面包版“埃菲尔铁塔”呈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惊艳全场,最终站上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通过此次比赛,李骏飞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烘焙技艺结合起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烘焙师的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这座“埃菲尔铁塔”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展示?!拔颐窍Mü庋淖髌罚酶嗟娜肆私夂托郎椭泄拇澄幕?,同时也推动中国烘焙行业的发展?!崩羁シ伤?。
走下领奖台,一切又是新的开始。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的助教,李骏飞在各个操作台间穿梭,细致地指导学弟学妹们揉面、发酵和装饰面包。
如今,李骏飞正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烘焙人才,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