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文明网搜索

木渎这位“表格医生”,近20年记了3万多居民“健康密码”

发布时间:2025-04-08    来源:苏州健康
选择文字大小  

  三万多人的健康底账、三千多位老人的健康密码......在木渎镇香港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里,中医师华伟在完成日常门诊、中医理疗、上门服务等工作的同时,逐字逐句记录下辖区居民的表格档案,刻画出百姓的生命年轮。

  2024年,这个社区卫生站服务超8000人次,服务覆盖率达18.8%,辖区常驻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至45.91%。诊室电脑里跳动的数据,正见证着这个人口大镇的基层医疗的发展历程。

  “我们建立的不仅是上万人的健康表格,”华伟说,“更是通过这些记录走进居民的生活,疗体更疗心?!闭夥莩恋榈榈牡蛋福性氐恼腔阋轿窆ぷ髡叨陨缜用褡钫嬷康氖鼗?。

  一份万人表格 

  一行一行记录居民健康年轮 

  电话铃声、问询声、键盘敲击声在木渎镇香港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此起彼伏。中医师华伟刚结束手头的诊疗工作,就马不停蹄地整理起档案资料。

  他熟练地查看着一行行表格记录,时而核对电脑数据,时而打字补充细节,确保每位居民的健康信息都准确无误。

  

  “这些表格最早从2013年就开始记录了,每年都要动态更新。最初表格上只记录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现在我们的健康管理越来越精细化,所有信息在电话核实的基础上,还要全面更新?!被耙槐哒淼蛋敢槐呓樯?。

  目前,该服务站辖区共有四万多居民,三万多人的电子档案已完整录入系统,其中包含了3463位老人的健康资料。

  

  “这么大量的档案保存、更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被八担暗怯辛苏庑┙】档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社区里大家的慢性病,这些年积累的不仅是档案,更是居民的健康年轮?!?section>

  两周一次家访 

  一字一字编织老人健康图谱 

  光有电子表格里的冰冷数据还是远远不够的,华伟深知,真正的健康管理必须走进居民家中。

  在华伟的诊室电脑上,“家访计划表”与“工作室排班表”始终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表格里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随访日期、患者姓名和重点关注事项。

  在诊室一隅的铁皮柜里,十余本手写随访记录本整齐列队,每本外壳上都清晰标注着健康管理主题。

  这些手写随访记录,是华伟和同事们一次次上门家访时,一笔一划记录下来的珍贵资料,详细记录着辖区百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运动习惯和病情变化。

  

  

  每月双周周三早上7点50分,这套健康档案就会在张大爷家中得到生动体现:“昨晚睡得怎么样?”“睡了几个小时?”“这两天有没有下楼活动?”“你每天抽的烟肯定不止三支,要少抽?。 ?.....

  华伟一边为95岁的张大爷测量血压,一边细致地询问着老人的起居情况。他嘴上不停询问,手中的笔也不停记录,就像核对账目一般,将老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详细记录下来。

  

  “华医生来了,我们也安心。而且华医生看得很细,连睡觉、运动这种小事,都会写笔记记录,在健康方面,比我们做子女的都要了解老爷子的身体?!闭糯笠亩痈嫠呒钦摺?/p>

  

  据了解,2024年,这个不起眼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服务人次达到8285人次,服务覆盖率达18.8%,辖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至45.91%。

  一叠中医药方 

  一言一语“把脉”老人重重心事

  午后的阳光透过诊室窗户,在华伟的白大褂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诊桌上,除了手写随访记录本外,还有一叠中医药方。那些纸张的边缘已经微微泛黄,上面写满了娟秀的字迹。

  “杨阿姨很喜欢中医,之前我就挑选了几本中医书籍送给她。这些中药方就是她书上抄了,拿来和我一起讨论的?!被八?。

  

  75岁的杨阿姨是华伟的“老病号”了,每当身体不舒服,她总爱往华伟的诊室跑。不过,最让杨阿姨感动的是华伟的细心。每次开完药,隔两三天准能接到他的回访电话。这份牵挂,让独居的杨阿姨心里暖暖的。

  去年的一个傍晚,杨阿姨眼睛突然泛黄,赶紧找华伟看诊?;暗奔磁淞艘尚睦镒芫醯貌惶な?。下班后,他径直来到杨阿姨家,不由分说就带着她去了附近的综合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杨阿姨的胆囊出了问题,必须尽快手术。住院期间,华伟每天都会发微信,有时是叮嘱术后注意事项,有时是温暖的问候。病友们都说:“您这哪是社区医生啊,简直和家里孩子一样贴心?!?/p>

  如今康复的杨阿姨逢人就夸:“在这住了42年,从没遇到过这么知冷知热的医生?!?/p>

  华伟在工作中发现,许多老人的身体不适往往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独居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在他看来,仅仅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得透过健康档案,走进他们的生活,陪他们说说话,帮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就像之前,杨阿姨想学二胡,我就在网上给杨阿姨买了个二胡。保持积极向上的好心情,是最重要的一味良药?!被八?。

  一个从医之梦 

  一点一滴守护万家灯火 

  说起自己的从医之路,华伟表示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当年华伟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回到家乡扬州从事了网络相关工作。

  2019年,35岁的华伟站在了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是他能够报考执业医师资格的最后期限。当他把重拾医者梦想的决定告诉家人时,同样在社区医院工作的妻子给了他巨大的支持。

  

  然而,放下书本多年,重新捡起医学知识并不容易?;跋仁且煌吩窈竦氖楸纠?,后来他又到苏州市中医院学习。如今,即便已经成为一名正式的社区医生,他仍坚持每周去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提升。

  华伟说:“心里一直有医生梦,所以想抓住最后的机会。或许因为自己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和小区里老人交流起来也很容易,我也觉得我挺适合做社区医生的?!?/p>

  

  华伟表示,他记得曾看过一段航拍视频:夜幕下的城市,万家灯火如同星辰般在大地各个角落闪烁?!跋衷谖颐且还灿?个卫生中心、10个卫生服务站分散在木渎,我们记录下的上万人的健康表格,守护的正是这片万家灯火?!?/p>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