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文明网搜索

张家港市新建提档文明实践站,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文明张家港
选择文字大小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4年,张家港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内涵延伸与功能发挥,通过新建阵地或提档升级现有阵地,持续创新载体,深入挖掘亮点特色,整合和盘活各方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广泛地深入群众、惠及群众。

  乐余镇常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现在不忙的时候就会来这里做志愿服务?!薄盎鼓芎痛蠹乙黄鸩渭踊疃?,生活充实多了?!比ツ?0月下旬,乐余镇常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风小院,向村民群众开放了。

  小院背靠乐创工业园,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内设村企联建展示区、文明家风宣传区、休闲阅读角等功能区,周边配套了共享停车位、丰收菜园、新风长廊、健身步道等设施,既满足了周边百姓、企业职工的日常休闲和服务需求,也成为了村民“家门口”文明乡风传播的新阵地。

   

  常丰村立足村民和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小院微治”模式,着力建平台、强队伍、抓载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契机,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主题活动,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企共建也是常丰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模式,常丰村将共建企业视作大家庭的成员,企业也积极赋能乡村振兴,参与慈善救助、爱心捐款活动,为建造乐创工业园提供支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与便利,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福利……村企共建中,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

  凤凰镇港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健全的功能阵地、接地气的活动,让去年11月迁入“新家”的凤凰镇港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周边居民的“精神加油站”、生活的“打卡点”。

  港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设置了15个功能室(区),围绕五大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居民可以来图书室汲取精神食粮,馆内藏书4000余册,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志愿服务站提供细致入微的信息咨询服务,这里也是收集民意与反馈的关键“窗口”;多功能室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也是居民们的议事厅;青少年活动室则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平台;健身活动室、舞蹈排练室、健康理疗室、书画室、百姓剧场为居民提供了修养身心的好去处;露天阳台彷如闹市中的一片绿洲,舒适宜人的桌椅让人忍不住想“猫”一下午,氛围感满满。

  

  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港口社区联合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居民小组长、共青团员、党员先锋、离退休教师等骨干力量,精心组建了“1+6+N”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广泛覆盖助老、护童、扶贫帮困、安全防护、人居环境、家庭教育赋能等多个领域,常态化开展6个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项目,全力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后塍街道朱家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升级后更漂亮了,还有不少活动可以参加,平时我就来和老朋友喝喝茶,一个人么就看书或者写写书法,很好的。”陈大伯口中夸赞的好地方,便是改造后对外开放的后塍街道朱家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024年,根据“海棠红·幸福里”建设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朱家宕村聚焦群众的不同需求,以村民“快乐、和谐”为目的,倾力打造村民幸福路,绘就了“宕”然幸福样板图。

  

  改造后的朱家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外观比之前更新了,内在比之前更丰盈了。小屋外颇为古典设计的展示廊架上,有朱家宕村的简介,让来客对美丽村庄有个初印象。

  小屋内功能区齐全且设置得贴心,志愿服务站内配备了便民服务箱,方便村民急需时取用;“宕”然幸?;峥吞纬沙L榧墙哟铡⒋迕褚槭禄岬?,打通干群沟通渠道;共富工坊也是“宕”家作主工作坊,提供就业信息、渠道、场地,为困难家庭解决就业困难;清风书斋和书香茶社内可以阅读品茶、写写画画;童心启航站则针对未成年人,定期开展阅读、手作、科普等活动;文化大礼堂为村民提供文化演出、惠民观影等,让“无形”文化落地有声……

   

  为了更好服务村民,村内积极动员党员干部、本土能人贤士等,组建了8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教育科普、文化医疗服务、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健身体育服务等项目。还通过挖掘能人村民,组建了“宕”仁不让能人团队,为村民提供各类生活服务,实现了“物资”和“能力”的互助,将文明实践活动真正送进群众心坎中。

  后塍街道封庄村(金丰社区)“和丰小院” 

  

  灰瓦白墙,临河而立,阳光铺满草坪,笑声编织幸福,居民或即兴歌唱,或悠然漫步,尽情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去年,后塍街道封庄村(金丰社区)居民的公共大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丰小院”迎来了提档升级。

  为了解决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楼缺少专门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这一问题,给居民在“家门口”增设便利的活动场所,村(社区)将闲置的3间集装箱进行创意改造,在屋内添置桌椅、沙发、电视机等设备,在屋外放置休闲长椅、种植景观绿植,打造成一间居民楼旁的“农家小院”——“和丰小院”。

  

  “和丰小院”建成以来,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了,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插花培训、阅读分享、非遗体验等,各类特色活动深受群众喜爱,百姓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考虑到小院空间有限,活动开展受场地限制,社区便在小院旁的户外大草坪上进行了微改造,延伸打造“和丰之畔”幸福天地,通过增设露营椅、搭建小舞台,在造景和天幕上融入非遗文化——“后塍竹编”和“雷沟大布”,为居民们量身定制了一个集聊天、议事、阅读、赏戏于一体的露营聚会乐园。

  

  今后,封庄村(金丰社区)将在“和丰小院”“和丰之畔”阵地开展文化汇演、主题阅读、青少年户外写生等更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解锁全龄友好社区的幸福路径,润泽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后塍街道文昌社区“河畔蔬园” 

  

  天气渐寒,冬阳照耀下,后塍街道文昌社区“河畔蔬园”里的蔬菜长势喜人,一茬一茬地丰收。阿婆忙着挑菜,小孙女则在一旁研究着可爱的蔬菜立牌。

  去年,文昌社区聚焦“少年儿童成长的港湾、中青年理想的港湾、老年人暖心的港湾”三大目标定位,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链接了河畔蔬园-民主亭-文昌小游园-幸福楼道等“幸福路径”,不断构建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

  

  “河畔蔬园”是文昌社区着力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坐落于文昌社区的小游园内,依托着蜿蜒的文昌河而建,和文昌小游园的健身步道、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乐园等组成了一个综合性休闲绿地。

  “河畔蔬园”分为认养区、研学区、活动区三大活动区域。认养区由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认养种植,产出的蔬菜除了供居民自家食用,还会主动分发给社区困难家庭与特殊群体。研学区是文昌小学、文昌幼儿园的种植区域,孩子们以自然为书,学习时令播种小知识?;疃梢淮占浣洗蟮墓愠『妥匀谎米槌?,除了兼具研学功能外,还是居民休闲和社交的场所,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维护“河畔蔬园”,党员代表和种植专家组成志愿者团队,对菜地精心管理,并定期举办活动,确保各年龄段居民都能享受其中。他们还负责将采摘的蔬菜送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传递社区温暖。

  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然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下一步,张家港市将继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明实践聚人气、接地气、冒热气。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