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文明网搜索

“太湖原乡”演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夏日阴阴,太湖之滨,小店林立,客似云来,村民展颜……这里是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全国文明村。

  近日,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揭晓,上林村榜上有名。在这片6.7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上,“苏州小乌兰布统”“林渡暖村”“暖暖号小火车”“林渡陶庐”等知名品牌项目,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这个被称作“太湖原乡”的江南村落,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点石成金,通过重构空间激活资源、多元共治凝聚合力、文化基因铸就灵魂,绘就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携手并进的乡村新图景。

  唤醒“沉睡资产”“新村民”来了 

  踱步至暖村美术馆,一场精彩纷呈的画展映入眼帘;走进心田里书店,沉浸于一场深度的阅读沙龙;坐进陋室铭,享受一段悠然惬意的下午茶时光……

  “在我们这,几步之遥就是一个热门打卡地?!毙奶锢锸榈曛骼砣诵硖胃锌?,两年前选择入驻上林村,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活力。

  然而,在众多商家入驻前,上林村也和其他农村一样,面临着青壮年外流带来的“房屋空心化、文化断层化”困境。

  2003年,上林村由三村合并而成,下辖12个自然村?!笆芘┮荡宸⒄瓜拗疲⒋逯醯纳狭执寮寰檬杖氩?00多万元?!贝宓澄榧钦帕址褰樯?。

  2014年,村党委在困境中迈出转型第一步——成立民房合作社,将闲置农房改造为创业孵化基地,为人才回流、资本进场铺就道路?!坝肫湎兄没姆?,不如租出去,每栋农房每年可收取6万元至7万元租金?!闭帕址逅怠?/p>

  找到破局的钥匙,上林村统筹村庄规划设计,筑巢引凤?!跋绺袼蕖薄傲侄煽Х取薄笆铺镌啊薄傲侄商章钡刃乱堤字另忱?。全村共盘活闲置农房52栋,催生新业态45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横泾街道林渡暖村项目规划正式发布,打造“一站式乡野度假目的地”,并通过“新村民招募计划”带动人才回流,累计吸纳当地百余人就业。借着东风,位于该项目核心区域的上林村高质量完成12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高品质空间,推动产业增值,扶持村民就业创业,吸引众多高素质人才回归田园产业。

  如今,上林村村级稳定收入增至1000余万元;全村每年人均收入约为4.5万元,较2015年增长220%。

  立足“乡根文化”重塑精神风貌 

  “既要产业振兴,也要文化振兴,唯有让物质富裕与精神丰盈同频共振,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乡村振兴?!闭帕址宓幕爸赖赜猩?。

  上林村历史底蕴深厚,明朝始建的镇泽桥至今已历500年风雨。村庄肌理基本保持完整,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独具江南水乡特色。最值得一提的是木文化和酒文化。

  与此同时,作为横泾大米的核心产区,上林村乘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东风,将农耕文化发扬光大,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立足“乡根”,上林村深挖“稻香、酒韵、匠魂”三大文化基因,让文明实践嵌入文旅产业链。

  村舍稻田边,一处义金烧诗酒田园文化馆打造了巧夺天工的古建展览区,演绎着源自宋代的米烧酒文化,游客既可近距离了解传统酿酒工艺义金烧,又可体验木工榫卯非遗技艺。在乡村振兴馆,“村史村情展区”通过老物件、影像资料再现农耕文明,年均接待研学团队1.1万人次。

  多年探索中,林渡暖村获评中国乡创地图、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成功擦亮了吴中横泾这张文化和旅游名片?!扒绺降馈毕钅拷拿魇导肱┦绿逖榻岷?,游客可参与插秧、酿酒等劳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80万元。

  文化赋能不仅激活了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更重塑了乡村的精神风貌。

  在农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振兴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油菜花节、开镰节等大型品牌活动叠加“夜观暖村觅昆虫”等特色活动,更在土生土长的老村民和随业态驻村的新村民心间架起一座温暖的桥梁。

  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上林村的乡根文化不仅点亮了节庆品牌,更成为联结村民、滋养心灵的纽带。木匠劳作的叮当声,蒸米烤酒升腾的醇香,以及贯穿四季的农耕智慧,早已融入村民日常,浸润着这片土地的精神底色,绘制出内生于“乡根”的和谐图景。

  村民“脸上有光”让治理更主动 

  村居美了,风景靓了,人才来了。

  随着产业蒸蒸日上,上林村迅速以物质文明反哺精神文明,“富口袋”与“富脑袋”的有机统一,推动两个文明同频共振,既“塑形”更“塑魂”。

  通过整合街道、景区、商户资源,上林村建立“1+6+N”文明矩阵,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分站点,N个暖村驿站为微窗口,将文明的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

  在村党委推动下,各具特色的新业态迅速成为乡村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全村以田居路为轴心串联10个特色点位,形成“林渡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同时联动周边村落,推出“乡阅计划”等跨区域项目,进一步打造覆盖12个自然村的“太湖原乡文明实践圈”。

  文明实践不是独角戏,而是交响乐。为激发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上林村连续19年开展文明户评比,文明户占比达98%。村民张金男感慨,自从评上了村文明户,往常爱堆杂物的村民们都自觉把家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此基础上,上林村升级打造“三融”机制,让新老村民从旁观者变为文明实践的主人翁。

  业态融合方面,成立“文明商户联盟”,公益电影放映、自然公益课……15家新业态年均开展文明服务超100次,商户搭台、群众受益;人才融智方面,聘请苏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云等10位“文化使者”,组建匠人志愿团队,挖掘“热心公益的理发师骆国平”等23位本土榜样;数字融通方面,建立“暖村活动群”,实现活动预约、意见反馈“一键通达”。

  2024年,全村红白事简办率达95%,志愿服务参与率从15%提升至48%,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使者”的良好生态。

  下一步,上林村将推出“积分超市”,村民参与文明实践获取积分,用于兑换民宿折扣、农技培训等福利。张林峰介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上林村逐渐将文明实践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乡风文明。(记者 徐靖怡)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