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文明网搜索

苏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24    来源:苏州日报
选择文字大小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时间,见证着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

  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线上线下、内宣外宣和思想教育等各项工作步履坚实、脚步铿锵,文化强市“811”计划气象万千,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生机勃发,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发展壮大,思想文化的磅礴伟力如春潮在姑苏大地浩荡奔涌、浸润心田。

  高举思想旗帜 

  筑牢信仰之基 

  “欲事立,须是心立?!蔽按蟮乃枷?,激发前行的力量。

  市委常委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市委的示范带领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开展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和宣传宣讲工作,全市上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热潮持久而澎湃。

  一次次理论宣传宣讲让学习入脑入心,一场场思想盛宴让学习走深走实。我市组织开展“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主题宣讲,全市近千名基层宣讲骨干参加“百姓名嘴”活动,持续深化“众说学习”理论武装品牌体系建设,创新开展“师说”“名家说”活动,精心举办“社科专家走基层”“凝望江南——外国专家看苏州”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从太湖之滨到长江之尾,处处涌动着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滚滚热潮。

  全力筑牢全市党员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扎实开展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围绕红色场馆、现代产业、乡村振兴等不同主题规划11条冬训VR沉浸式学习线路,深化打造“圆桌道理”网上理论传播品牌,有效提升理论传播的立体感、贴近感、覆盖面。

  赓续优秀文脉、传承文明薪火,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编写出版《“百步芳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苏州故事汇”》,汇集苏州传统文化中100个典型故事,充分展现苏州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布局“苏州学”研究工程,推出专著《苏州学(城市礼品版)》,成立“海外苏州学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让苏州传统历史文化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深学之,明知之,笃行之。聚焦人文经济学研究持续发力,组织苏州社科专家在《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期刊发表40余篇成果,推进研究与实践基地建设试点,人文经济学研究影响力不断扩大。

  壮大主流舆论 

  汇聚奋进力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挺膺担当,以“一个声音、多个声部”精彩合唱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新闻宣传引领方向,“向总书记报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75年间,跨越在身边”“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等专题专栏凝聚人心,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始终旋律高昂。

  讲好奋进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万千气象。围绕稳预期、强信心,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道,精心策划优化营商环境、“1030”产业体系和产业沙龙、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低空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科技金融、以旧换新促进消费等领域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新闻宣传,生动翔实的新闻报道、创新出彩的融媒方式,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深入人心的“高频词”“关键词”,广泛汇聚改革奋进力量。

  站位主流、担当正面,以“苏州发布”为核心,推进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政务新媒体建设,媒体新闻生产融合机制持续优化,“爆款产品”屡屡刷屏、出彩出圈,网上正能量更加充沛,网络舆论引导力全面增强。

  聚人心、展形象,讲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赴新加坡举办“相约狮城 遇见苏州”文化周,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讲好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故事,央视纪录片《而立有城》、城市形象宣传片《以想象 创未来》获得热烈反响;苏州非遗亮相第88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展;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地区多个城市开展首演二十周年巡演;上榜2024“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十大先锋城市”……立足苏州、面向全球,开放的窗口里精彩纷呈。

  厚植文化沃土 

  坚持守正创新 

  以文化人,文风炽盛。

  苏州自古人文荟萃,璀璨文章锦绣千年。去年,电影《再会长江》荣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刺绣《法海寺造像》等15部作品获评江苏优秀文艺成果,位列全省第一;滑稽戏《美食家》等7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文艺创作满庭芬芳,与时代同频、与群众共鸣。

  文脉绵长、历久弥新,我们扎根其中、汲取营养,同时守护文化传承。苏州深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水乡古镇申遗等重大工程,昆山市唐家角遗址、姑苏区金城新村遗址2项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23年度十大“田野考古示范项目”,金城新村遗址被证实为秦会稽郡治,一锹一铲间挥扫尘封,叩响江南文化千年回音。

  “811计划”落子成势,文化产业破浪前行。以100个重点工程和市级108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牵引,我市积极扩大文化领域有效投资,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全年营收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举办第十三届苏州文博会、苏州(深圳)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全年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总金额超270亿元,文化家底愈加丰厚。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市坚持不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苏州戏曲、文物、古籍、丝绸纹样、方言等文化领域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古籍数字化与开发利用规范》《公共图书馆网上借阅服务规范》成为各自领域全国首个市级地方标准,以实际行动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传承的是文化脉络,聚拢的是人间烟火。精心打造苏州文旅“游购Here You Go”品牌,深化文旅体联动,重磅推出“在苏州 过‘酥’年”、春天苏州旅游季、“酥”爽一夏、戏里戏外秋游苏州等四季主题文旅活动,“中国有条十全街”火爆“出圈”,游客们在青砖黛瓦的古街深巷中与历史对话、与文化相约。

  一场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铺就市民群众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节假日期间连续推出“狮山市集”系列活动,成功打造顶流IP,引爆消费热潮。持续做强演唱会经济,共举办演唱会69场,吸引到场观众92.3万人次。推出各类文旅惠民惠企活动超千场,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文旅消费券超950万元,直接拉动文旅消费超2亿元。

  深耕文明铸魂 

  弘扬时代新风 

  精神力量,直抵人心,时代新风润泽苏州山水风物,汇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文明沃土,涵养时代新风,构筑起全市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高地。

  播撒精神之种,绽放文明之花。深入实施“苏州时代新人”培育工程,1人获全国最美人物,4人获中国好人,3人获江苏最美人物,2人获江苏省学雷锋先进典型,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好人好事如繁星闪烁,照亮苏州大地每个角落。

  文明似水,润物无声。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资源?;だ霉ぷ鳎煤?1家市级及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档升级。以100个市级文明示范楼道为引领常态化开展文明楼道建设工作。用好“文明随手拍”,创新开展“文明旅游体验官”活动,发动市民游客拍摄分享身边文明瞬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个个关乎诚信、友善的动人场景中逐渐具象,汇聚成文明苏州的点点星光。

  温暖万家灯火、惠及万千百姓,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多彩。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点亮星夜”“温暖秋冬”等活动49.74万场次。深入推进行业文明实践工作,累计推出行业文明实践项目744个,创新打造“新风礼堂”融创3.0,实施“集合力 宿新颜”文明集宿区行动……一桩桩崇德向善的鲜活事例,一处处看得见的可喜变化,持续擦亮社会发展温暖底色。

  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提供有力思想文化支撑。(记者 朱琦)

责任编辑:汪 丽
打印】  【关闭】  【收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