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浮桥镇方桥村有着一段血火交织的抗战传奇。4张泛黄报纸、1个变形铝制水杯,这两件静卧在太仓革命历史陈列馆的文物无声诉说着1939年方家桥联席会议开启的太仓地区合作抗日序幕,以及1941年苏南反“清乡”第一仗。
“这些文物是太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抗争的历史见证?!碧质惺分景旃腋敝魅涡肀笏?。
龚家宅院星火燃
方家桥联席会议的统战智慧
1939年7月初,在方家桥(今方桥村)一处龚姓人家宅院内,一场决定太仓抗战走向的会议秘密召开。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代表、中共地方组织与国民党地方武装代表共聚一室。江抗副总指挥何克??犊麓?,剖析日寇暴行、力陈民族大义,呼吁摒弃前嫌、共御外侮。
彼时的太仓,重镇沦于敌手,乡村暗流涌动。1939年夏,江抗东进的铁流开始席卷苏南。6月底,何克希、吴焜率部挺进太仓腹地,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在太仓地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序幕。
各方代表最终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意向,为后续党组织扎根太仓铺平道路。翌年,中共太仓县工委与太仓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党的旗帜开始高高飘扬。
月夜枪震封锁线
反“清乡”首枪的浴血突围
枪炮撕裂夜幕,喊杀震彻水乡。1941年7月上旬的一天深夜,新四军六师五十五团七连如利刃出鞘,向方家桥敌据点发起猛攻,打响了苏南沦陷区主动反击“清乡”的第一枪。
1941年7月,日伪发动残酷的“清乡运动”。太仓作为上海外围前哨,首当其冲。敌人在长江沿岸及太浏公路用竹篱笆、铁丝网构筑起54公里“铁壁”,调集3000余兵力进行梳篦式清剿,妄图扼杀抗日力量。
面对危局,新四军六师果断亮剑。7月上旬,五十五团七连在政治部主任钟发宗率领下挥师太仓,与中共太仓县委书记杨子清、县长郭曦晨带领的县机关人员会合,侦察选定方家桥的敌据点为首战目标。
然而战况突变,据点内日军兵力陡增,火力远超预期。在敌强我弱、强攻不利的严峻时刻,指挥员果断下令撤出战斗,部队有序转移至常熟根据地。
此役虽未克敌据点,却如惊雷炸响:它是苏南沦陷区主动反击“清乡”的第一仗,有力牵制了敌军,打乱其周密部署,极大振奋了包括太仓在内的苏南民众“中国不会亡”的信念。
烽火淬砺启新程
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
方家桥的硝烟虽已散尽,但其孕育的精神基因已融入太仓血脉。
方家桥联席会议开创了太仓地区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成功先例,彰显了我党在危局中凝聚民族力量的卓越智慧。在敌人“固若金汤”的封锁圈内打响主动出击第一枪,展现了新四军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谋敢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无论是方家桥联席会议的组织,还是反“清乡”斗争中发动群众、支援部队,基层党组织始终是攻坚克难的核心。这段历史是加强基层党建、走好群众路线的宝贵财富。
今日方桥村,将方家桥联席会议旧址与反“清乡”首战场融入村史馆建设,打造红色旅游与特色产业。驻足于复建的龚家宅院前,游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太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血肉与智慧书写的抗战史诗里,看到其蕴含的团结、奋斗、牺牲、智慧的如炬之光,照亮并激励太仓人民的前行之路。(苏报记者 朱琦 苏报通讯员 朱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