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农联村走出的明星企业家,却选择卸下光环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老百姓绘制致富的蓝图。他扎根农联村28载,被老百姓称为最信赖的“贴心书记”,让农联老百姓过上了红火的日子……他就是经开区(杨舍镇)农联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赵建军。
时间回到1996年,当时的农联村是张家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村级可用财力几近为零,几家村办企业已是资不抵债。危难之时,上级党组织想到了村里有个“明星企业家”赵建军,认为他有能力带领老百姓走出困境、走向富裕。
虽然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赵建军还是应下了。上任之后,赵建军就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拿出企业家的魄力和干劲,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带领农联村的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改变了农联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8年来,通过抢抓乡镇企业崛起、民营经济腾飞、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推动、创新转型发展四次时代机遇,农联村一跃成为了可用财力突破1.1亿元的经济强村、全国文明村。
村里有了厚实的“家底”,赵建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农联村的老百姓,“我是土生土长的农联人,我一直在想,还能为我们老百姓多做点什么。”在赵建军的主导下,农联村逐步构建起了“生、幼、学、医、老、故”全覆盖的福利体系,每年都拿出村级可用财力的2/5,即近4000万元用于改善民生事业。
看病难、看病贵是困扰着老百姓的重要难题。2016年,赵建军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决不能让我们农联的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经开会决定,农联村增设了大病医疗救助这一福利条目,每年与市医保局核对名单,村民自费医疗费用报销90%,且全程不用村民提供任何资料,让老百姓们不用跑就能得实惠。
“感谢村里对我们村民的照顾,要不这日子都没法过了……”9月14日上午,在农联村一年一度的大病医疗救助工作会议上,村民蔡苏明哽咽地说。原来蔡苏明的妻子患有罕见病,高昂的治疗费像大山一样压在这个普通家庭身上。在绝望之时,他来到农联村咨询,村里的工作人员宽慰他,农联村有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依托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蔡苏明家庭累计拿到了补助金51.3万元,这让患病家庭吃下“定心丸”,有农联村给“兜底”,他们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像蔡苏明这样的家庭在农联村并不是个例,今年已经是农联村实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第8个年头。从2016年至今,农联村累计发放1653.64万元大病补助金,惠及1067人次。
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赵建军又瞄准了群众“看病难”的急难愁盼。村民要看病,就得专门前往几家三甲医院,来回奔波,耗时耗力,很是不便。2023年,农联家园(北区)分房了,赵建军有了新的想法——建一个村民家门口的“好医院”。为此,他将农联家园(北区)西门外的用地腾出来,用于改建医疗中心,并由市卫健委牵头,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引进设备、请来专家。9月14日,农联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不久之后农联的老百姓就能实现看病不出村。
民生为大,民生为要。不止是医疗,住房、教育、生态环境……只要与百姓有关,样样都是赵建军最关心的事。正如赵建军在民情日记里所写的,“我是农民的儿子,更是农联的儿子,一百个好不如把村民的事办好”。28年来,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努力下,如今的农联,福利体系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民们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生活在农联一天更比一天幸福。
一路走来,赵建军敢闯敢干、锐意进取,带领农联村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我将继续带领着农联村的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实力、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本一定会在农联村成为现实?!闭越ň?,锁定强村富民目标,他将持续做强集体经济,做优福利待遇,携手农联人一起奔赴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让老百姓过上更红火的日子。(记者 沈小恒)